步入次贷,人类迎来一场粮食危机;走出次贷,全球又酝酿着另一次粮食危机。
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,也是次贷出口国,美国给竞选总统奥巴马出了道新两难命题:如何保持高粮价取悦选民,同时响应解决世界的粮食危机难题。
2007年到2008年,油价高踞,粮价暴涨,各国寻求自保,禁运粮食,囤积令情势进一步恶化,全球出现30年来首个粮食危机,10亿人口遭饥饿威胁,海地、埃及、喀麦隆12个国家出现连绵的骚乱和暴动。
而今,肇始于严重旱情所引发的粮价飙升热浪席卷全球,6月以来,玉米、大豆和小麦价格的涨幅已达30%至50%。联合国新近发出新一轮防范粮食危机的预警。
针对这一严峻情势,G20各国计划于8月底召开“快速反应论坛”(RRF)会议,力图压制任何将扩大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政策,确保每个与会国就当下形势形成一致行动。
联合国粮农组织(FAO)资深经济学家兼谷物分析师阿巴辛(AbdolrezaAbbassian)称,2007年到2008年间很多国家颁布粮食出口禁令,如果未来各国仍采取此类政策干预市场,可能会重蹈当年危机的覆辙。
与此同时,正在农业大州艾奥瓦的拉票,为竞选忙碌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却推出了一项新举措:买肉。
总统先生开出一份总额1.7亿美元的肉类采购计划,包括价值1亿美元的猪肉、1000万美元的牛肉、5000万美元的鸡肉以及1000万美元的羊肉,以尽可能地帮助受旱灾影响严重的农牧民、小企业主和社区。
粮食危机可不是粮食过剩,全球面对粮肉短缺,总统先生“抢肉为哪般?”
目前,美国养殖户为避免承担进一步上涨的饲料成本,正纷纷提前宰杀牲畜并出售,短期内的大量供给,给肉价带来了下行压力。